首页 行情 > 内容页

全球财经连线|6月份CPI同比持平 环比下降0.2% 通缩风险几何?

时间 : 2023-07-10 19:35:11 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
6月份CPI同比持平

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,6月CPI同比上涨0%,环比下降0.2%;6月PPI同比下降5.4%,环比下降0.8%。相关解读,我们来连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。


(资料图片)

货币因素不支持物价高涨

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6月份CPI同比由上涨转为持平,主要原因是什么?数据反映了我国消费市场怎样的运行态势?

王青:6月CPI同比持平,涨幅比上月低了0.2个百分点,已处在通缩边缘。6月CPI同比涨幅回落,主要原因有两个:首先,近期南方猪病多发,生猪出栏加快,这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局面,推动6月猪肉价格低位下行,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4个百分点至-7.2%。与此同时,近期国际油价稳中有降,6月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,再加上去年同期俄乌冲突爆发后价格基数走高,当月汽、柴油价格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,直接带动6月交通工具燃料价格同比大降17.6%,降幅较上月扩大6.5个百分点。这样来看,6月“猪油共振”下行,抵消了当月天气因素影响蔬菜价格较快上涨、菜价同比涨幅由负转正,以及“汽车价格战”缓和带来的影响,是CPI同比由上涨转为持平的重要原因。

另外,受当前市场供应充分、消费需求温和,以及上年同期价格基数走高等影响,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,更能反映根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环比下降0.1%,同比涨幅也回落0.2个百分点至0.4%,创两年多以来新低。

整体上看,6月CPI同比进一步降至通缩边缘,上半年物价低迷走势明显,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:首先,此前疫情期间宏观政策始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,货币因素不支持物价高涨。这是当前国内外通胀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根本原因。其次,疫情期间我国产能未受到明显冲击,现阶段各类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。最后,疫情三年,居民收入受到较大影响,当前居民消费心理偏于谨慎,储蓄意愿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附近。

物价是供需平衡的结果,在供给端较为稳定的背景下,CPI,特别是核心CPI处通缩边缘,表明当前消费反弹力度较为疲弱。这意味着当前具备加大促消费力度的条件,迫切性也较强。

四季度CPI有望恢复同比正增长

《全球财经连线》:下半年CPI预计将怎么走?

王青:展望未来,三季度CPI同比有可能短暂进入负增长区间,但通缩风险可控。在各类商品价格运行基本稳定的前景下,主要受上年猪肉价格基数大幅抬高影响,三季度猪肉价格同比跌幅有可能显著扩大,对整体CPI走势影响明显,其中,7月CPI同比有可能进入负值区间,估计在-0.3%左右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下半年CPI面临较大的通缩风险,我们预计,三季度促消费政策将进一步发力,居民消费修复势头趋于加快,核心CPI同比会稳中有升;进入四季度,伴随高基数效应退去,整体CPI同比也将稳定恢复正增长,年底CPI同比仍有望达到2.0%左右的常态水平。历史数据也显示,在经济回升向上阶段出现持续通缩的风险不大。

PPI同比创七年来最大降幅

PPI环比、同比均下降,主要受哪些因素拖累?对企业有何影响?下半年PPI数据是否有望回升?我们再来听听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的解读。

国内价格整体弱于国际价格

应习文:6月PPI同比下降5.4%,环比下降0.8%,弱于市场预期。从外部看,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互现,国际油价保持横向波动,天然气价格在高温天气推动下小幅反弹,主要金属价格先涨后跌。但国内价格整体弱于国际价格,主要是受产能充足、供给稳定、出口与投资需求偏弱等因素综合影响。从结构看,PPI呈现上游弱于下游,生产资料弱于生活资料,耐用品弱于非耐用品等特点。

其中,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1.1%,同比下探至6.8%。生产资料中,采掘类环比下降3.5%,降幅继续扩大,从结构看能源和黑色金属降幅较大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石油与天然气开采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均环比下降,有色与非金属采选业降幅相对温和。原材料价格环比下降1.6%,降幅较上月小幅扩大,其中燃料加工、黑色金属、非金属及化工原料类环比降幅较大,化纤、塑料、有色降幅相对较小。加工类价格环比下降0.6%,较上月收窄,通用设备、汽车制造、其他运输设备、电子设备等工业品互有涨跌。

6月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.2%,跌幅与上月持平,降价压力集中在耐用消费品。其中,食品环比下降0.2%,较5月降幅收窄;一般日用品环比上涨0.1%,涨幅与上月持平;衣着类环比上涨0.3%,由降转升;耐用消费品环比下降0.4%,降幅与上月持平,仍保持弱势。

7月PPI有望降幅收窄

应习文:6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6.5%,降幅大于出厂价格1.1个百分点,且剪刀差连续3个月扩大,反映价格下行压力仍在上游,有利于中下游工业企业盈利改善。

对于未来的PPI走势,今夏高温天气可能对工业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作用。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煤炭价格已开始回升,能源需求上升和高温带来的供给扰动将对上游价格形成支撑,叠加基数影响,预计6月PPI可能已经触达底部,7月有望降幅收窄。

通缩风险几何?

我国通缩风险是否可控?展望未来,政策还应如何发力,进一步提振信心?来听听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的分析。

国内不存在通缩基础

周茂华:目前国内通胀低迷与需求复苏进程相匹配,也与国内市场供给充裕有关;目前国内物价低迷,并非持续收缩;宏观经济稳步复苏,信贷与货币供应保持较快增长,国内并非通缩状态。从趋势看,国内工业部门整体去库存尾声,需求逐步恢复,供需缺口朝着收窄方向发展,国内不存在通缩基础。

今年以来,全球气候反常,需要防范极端气候对食品、能源等商品供给及生产成本影响。这些因素可能延长全球高通胀时间。

客观看待目前国内物价反映的问题。一方面,低通胀反映目前国内需求不足,部分工业企业仍面临一些经营压力;但另一方面,物价低迷并非都是利空。目前低物价反映国内市场供给充足,低通胀与国内需求复苏相匹配,低通胀为国内宏观政策营造有利环境;能源、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回落,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。

后续政策重心仍偏向促消费与内需恢复

周茂华:后续宏观政策重心继续偏向促消费与内需恢复,但政策需要平衡稳增长、稳物价、促改革、防风险目标,兼顾内外均衡,需要加强政策协同,突出有力和精准,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平衡发展。后续央行降准、结构工具仍在工具箱,同时,积极财政政策将有望适度加力;但目前处于经济复苏进程中国增量支持政策,预计政策力度将保持合理适度,重视政策质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我国经济活动复常,宏观政策支持,经济处于向均衡水平回归过程,经济和物价复苏趋势确定。但我国物价、经济、产业结构与欧美主要经济体不同,我国宏观政策传导机制和路径也存在明显差异,目前我们需要对国内经济复苏进程多一点耐心。

x